核心价值观
中共十八大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一、国家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这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国家有了价值目标,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才有了方向和精神支撑,所以国家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富强是从经济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富强包括两个方面:国家强大和人民幸福。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富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富强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民主是从政治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民主的本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把民主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障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文明是从文化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所在,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把文明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和谐是从社会和生态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把和谐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是要把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国际关系中要坚持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安全,共建一个和谐世界。
二、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这四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由是人摆脱限制和奴役,成为自己主人的一种社会状态。尊重、保护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根本要求。把自由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确保公民享有自由的权利,营造既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平等是人的最基本权利。平等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是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准则,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包含着平等的价值诉求,每一步发展都是在迈向平等的价值目标。把平等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保障每个人都能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公正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从本质上说公正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评价标准,是利益关系的衡量尺码。公正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把公正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加快建立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把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制定各项法律、完善法律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
三、公民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着眼于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凝聚了全社会的道德共识,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优秀传统,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普遍性。
爱国是国家和民族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一种对祖国强烈和真挚的情感,一种为祖国勇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培育爱国的价值准则,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敬业是指恪尽职守、热爱劳动、乐于奉献,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把敬业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要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公民把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融入自己的工作中,辛勤劳动、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诚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纽带,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良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阶梯。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把诚信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要大力加强诚信建设,不断完善各种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杜绝失信行为产生的渠道,让诚信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友善是人们和谐、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基础。友善强调要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引导公民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把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就是以社会和谐、共同发展为目标,提倡对他人、社会、自然的爱,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在全社会褒扬友善之举、吹动友善之风,让友善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