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
时间 2023-06-05 14:23:49 返回列表
一、班级管理机构
1、教学、政教负责人对班级管理从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进行指导,使学校教育工作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各年级负责人聘用班主任,指导班主任工作方法,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班主任,创造条件培养班级管理人员,每周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协调会。
2、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
班主任负责做好班级任课教师、教练、家长的协调工作,负责对学生学业、品行、生活、安全进行管理和指导,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充分利用班干部开展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基本要求
1、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职工要用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对各种问题的正确见解等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谈话、示范、批评、表扬等教育手段,严禁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谈话要精心准备谈话内容、谈话方法、谈话环境,把握谈话心理,要善意、坦诚、客观,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以理服人,示范要力求真实、不伪装,批评要选择最佳的时机、最有利的场所、最适宜的方法、最合适的程度进行,注意把握公正、善意、可接受性等原则;表扬学生要注意把握内容、把握形式、把握情感、把握气氛、把握时效、把握对象、把握分寸、把握语言,克服学生无所谓的心态、逆反的心态、嫉妒的心态。
3、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业成绩、班级安全和学生稳定作为重点,杜绝一切乱收费现象,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严防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三、班级管理评价
1、计划总结:班主任在学期初制订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在学期末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学期初、学期末考核。
2、组织建设:班(团)组织机构健全,班团干部在学习生活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开展班级活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级学生干部会,学期末根据班务日志和平时工作记录进行考核。
3、班级日志:班级管理日志要按时认真填写,做到规范、详细、实事求是、语言准确,不臆造。每月检查考核。
4、班主任要认真组织每周的主题班会课,安全、卫生、健康、德育教育课,班会及教育课要有主题、有教案、有签名、有记录,每月进行检查考核。
5、班级板报学习园地:班主任应组织学生每2周更新一次学习园地内容,2周办一期班级板报,要求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突出主题,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每月检查考核。
6、班级卫生: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对教室、走廊楼梯、卫生区进行打扫,星期一进行彻底大扫除,全天进行保洁,教室卫生要做到六净(地面净、门窗净、黑板净、桌椅净、墙壁净、灯具净),三齐(桌椅整齐、桌内整齐、清洁工具摆放整齐),卫生要做到地面干净、无杂物、无死角、无垃圾存放,值周组每天进行检查考核。
7、公物管理:后勤对班级使用的所有公物学期初造册登记,班主任落实专人管护,损坏及时维修更换,实行谁损坏谁赔偿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公物管护意识,每月检查考核。
8、教室布置:教室环境要求做到教室布置个性化、激励用语规范化,书本文具摆放条理化,洁具放置整齐隐蔽化,制度规范悬挂合理化,教室周围清洁化,每月检查考核。
9、学生评价:班主任教师按《中学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办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努力做到公正、客观、得体,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激励和促进作用。学期末检查考核。
10、综合表现:
(1)出勤:要求全体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必须请假。年级值周组每天检查考核。
(2)课堂秩序:学生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遵守课堂纪律,无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或影响他人的行为,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3)值周服务:认真履行值周班级职责,在值周过程中体现班级学生的服务意识、合作精神、劳动能力和班级形象,每天不定时进行教学区安全巡查,值周组每周考核。
11、班级安全
(1)安全教育:班级在平时要加强对学生的饮食、交通、人身(财产)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安全应急处理等安全知识教育;每月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的班会,每月检查考核。
(2)安全排查:班级安全小组每月按文教处要求对本班教育教学设施、运动(活动)器材,教室、实训室、及重点学生等安全隐患进行详尽排查,并及时将排查结果报政教负责人处,每月考核存档。
(3)重点学生教育:要经常对重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育。确保班内学生无打架现象、无参与打架现象、无敲诈勒索现象、无校欺凌现象,每月考核。
12、班级学生巩固率
班级学生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班级管理教师要做好学生爱校思想工作,疏导学生不稳定情绪,发现学生有辍学倾向要向负责人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班级管理教师不能歧视问题学生,拒绝问题学生入班或驱赶问题学生出班